運輸組織優化
開行 “瀾湄快線”:打造 “定點、定時、定線、定車次” 的 “客車化” 貨運產品,昆明 — 萬象全程僅需 26 個小時,能快速將百貨送達目的地,滿足了市場對快速物流的需求。
探索多種運輸模式:積極探索 “中老鐵路 + 中歐班列”“瀾湄快線+跨境電商” 等國際運輸新模式,拓展了百貨運輸的輻射范圍,老撾、泰國等國家的百貨通過中老鐵路連接歐洲等地更加便捷,運輸時間大幅縮短。
通關模式創新
推行跨境快速通關:創新 “鐵路快通” 模式,優化多式聯運 “一單制” 通關監管,實現海關、班列公司、鐵路部門等三方信息化系統物流數據互聯共享,鐵路艙單系統電子數據無紙化審核、放行及核銷,減少了集裝箱吊裝次數,加快了百貨通關速度。
推動 “四區聯動”:針對果蔬等時效性要求高的貨物,在王家營中心站開辟生鮮貨物綠色通道,聯動磨憨鐵路口岸,推行跨境水果通關 “零延時”、7×24 小時預約通關制。
科技賦能智慧監管:探索鐵路站場作業機器人、自動裝卸設備等無人化應用,通過信息化手段打通鐵路與海關、邊檢,境內與境外,鐵路與公路信息屏障。
基礎設施建設與銜接
場站建設:昆明王家營西集裝箱中心站作為中老班列的 “集結中心”,承擔著云南路網 70% 的中老國際貨物發送量,站內建設的昆明鐵路國際班列海關監管作業場所。
運輸服務提升
車輛維修保養:鐵路部門持續加強跨境貨物列車維修保養和技術交接,強化車輛車體地板、走行部、制動系統等關鍵部件檢查,投用 24 套車輛地面試風設備,單日運用檢修能力提升至 1000 輛,保障了列車的運行安全和穩定性,減少因車輛故障導致的運輸延誤,提高了百貨運輸效率。

以上就是“中老鐵路在哪些方面提升了百貨運輸的效率?”的全部內容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