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升通道能力:
完善交通基礎設施:加快昆玉鐵路電氣化擴能改造等進出昆通道建設,提升鐵路整體運輸能力和效率。推進沿線鐵路專用線及場站、口岸基礎設施、通關查驗設施等項目建設,為貨物運輸提供更好的硬件支持。
優化列車運行組織:加強中老兩國鐵路部門合作,持續優化列車開行方案,根據貨物運輸需求增加列車班次和牽引噸數,提高列車的滿載率和運行效率。
建設物流樞紐1:
打造國際物流樞紐:以王家營片區、桃花村 — 讀書鋪 — 草鋪樞紐、昆明長水國際機場樞紐等為依托,加快建設陸港型、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,提升沿線樞紐的中轉集散能力。
完善物流配套設施:啟動王家營片區物流功能業態提升專項工程,加快騰俊國際陸港鐵路項目后續配套設施建設,完善倉儲、配送、加工等物流功能,提高物流運作效率。
發展特色物流:
大力發展冷鏈物流:在中老鐵路沿線重點園區、物流樞紐和貨運站點,大力發展冷鏈班列,推動公路和鐵路冷鏈無縫銜接,滿足生鮮、水果等易腐貨物的運輸需求,擴大冷鏈貨物運輸規模。
積極發展智慧物流:加快建設中老鐵路沿線智慧物流綜合信息平臺,支持企業建設智慧供應鏈云平臺,實現物流信息的實時共享和智能化管理,提高物流運作的透明度和效率。
加強產業合作:
推動跨境產業發展:用好 RCEP 的優惠市場準入條件,積極建設農產品保稅物流園區,打造沿線重點農業園區,發展跨境農業。
加強國際合作:推動中老班列與中歐班列、西部陸海新通道、中緬印度洋新通道實現戰略對接,將中老國際班列打造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和美譽度的品牌,拓展國際市場,吸引更多國際貨物通過中老鐵路運輸。
培育市場主體:鼓勵物流企業依托中老鐵路,提高物流企業的服務水平和市場競爭力。支持昆明鐵路國際班列海關監管場所運營,加大對中老班列開行初期的政策支持力度,吸引更多企業參與中老鐵路貨物運輸。

以上就是“中老鐵路發展規劃中如何提升貨物運輸量?”的全部內容


